北京马拉松赛道优化:更宽更平缓,弯道减少,今年更易冲线!
“哥们,明天啥时候到北京啊?我到机场接你去。”
昨晚北京的好兄弟发来信息,虽然好一阵没联系,他还记得我们上半年聊过的天。
上一个十年,我跑了8年的北京马拉松,我人生中的第一个42.195公里是在2011年的北京马拉松完成的,我人生中第一场破4小时的马拉松是在2014年的北马完成的,我重回巅峰再次破330是在2019年的北马完成的,我在北京上了大学,工作了一段,每年至少回一趟北京跟老朋友聚会聊天,顺便跑北马,曾是我上一个十年每年深秋的必备节目。

掐指一算,口罩期的三年加上口罩后的三年,我已经6年没跑北京马拉松了,今年突发奇想报了个4月份的北京半程马拉松并顺利中签,和老朋友约好了行程,不过最后未能赴约,于是就说下半年的北马争取前来。
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体育日报复一日中,在答应了家属每个半年只跑一次外地马拉松的承诺里,9月下旬北马的报名实在来得太晚,我最后还是没有报名(以目前这趋势,报了名也不一定能中签),以后再去深秋的北京跑北马、去香山看红叶吧!
在我跑过的马拉松赛道里,北京马拉松应该是最适合PB的赛道之一了,前面六公里最容易拥堵的路段是跑在特别宽阔的长安街上,而且中间不会突然有栏杆、有突起的台阶或者雪糕筒,不必担心拥堵,也不必担心脚下拌蒜;在中段可能会有上下高架和辅路的时候,不免有些小坡,但全程不需要上下长距离的大桥,也没有上下的隧道,对于训练有素的严肃跑者而言,在北京的深秋这么适合比赛的气温下, 稳稳当当跑个好成绩应该不在话下!

今年北马的路线还有两处很明显的变化,特别有利于跑者的发挥:
第一个变化是18—24公里路段改走北四环辅路,过去跑北马时在海淀南路、知春路这些路段不免相对狭窄,还要转三个弯,今年这一改道,就可以沿着昆玉河,跑在《探清水河》中所唱的“此事儿 嗳 出在了京西蓝靛厂啊 蓝靛厂火器营儿有一个宋老三”,哼着小曲儿就上北四环辅路去喽,妥妥的无缝连接,一点儿都不影响节奏,可以定速巡航待后程发力。

第二个变化是后半程折返点从3个减到1个,“曲别针”式的路段比之前少了一些,其间还会跑到奥林东路上,累了可以换换视线看看北京金秋满城尽带黄金甲的美景;不过,最后两公里还是不可避免绕三个弯儿,印象中好些年都如此,今年看来也难以避免,这是美中不足。
北京马拉松被跑者们称为“国马”,从北京天安门出发奔跑在长安街,一路经过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这四个区,沿途欣赏北京深秋美景,最后跑到有鸟巢有水立方的奥林匹克中心区景观大道终点,仪式感满满,祝今年北马32000名跑者享受这段北马之旅,敞开跑向更好的自己!

上一篇:中国杯:冰舞自由舞赛况
下一篇:返回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