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NBA全明星正赛遭吐槽!娱乐性竞技性双双流失?
2025年NBA全明星的决赛,就在所有人都期待东道主库里通过一个远射锁定胜局的时候,塔图姆突然一个突破上篮,为这届被普遍认为非常糟糕的NBA全明星赛画上了句号。
2024年NBA全明星赛落幕之后,众多球迷纷纷抱怨,称其为有史以来最沉闷、最糟糕的NBA全明星赛事,然而他们大概未曾料到,所谓的糟糕,其实远未达到顶点,未来还有更差的等着他们。
更新后的明星阵容非但没有让看客感受到耳目一新的观赏体验,反而显著降低了水准:赛事过程显得时间过短,商业植入和娱乐环节过于频繁,核心球员多有缺席,场上球员表现不佳,普遍追求远距离投篮。
这个拥有七十多年历史的活动,如今变成了大型联欢会,既不好看,又不想放弃。如何协调趣味和竞技的界限,原本是它的核心挑战,但现在这已经无关紧要,因为趣味和竞技都完全消失了。
也许等到像詹杜库这样的顶尖球星结束职业生涯,NBA全明星赛连门票收入都可能无法维持的时候,联盟或许才会深刻反思,并彻底调整策略。
初心正确的赛制改革
2025年NBA全明星赛将实施十年来最为显著的调整方案,赛制层面彻底摒弃了传统的区域对决模式,以及由东西部球迷投票产生的队长选拔机制,转而由沙奎尔·奥尼尔、查尔斯·巴克利和肯尼·史密斯三位传奇球员各自挑选八名球员参赛,同时将新秀大赛的优胜队伍纳入其中,最终形成四支队伍,通过两两对决和单败淘汰的方式决出胜负。
这个规则变动,由两支队伍的较量转变为四支队伍的竞争,本身没有什么不妥,只是新秀队伍同另外三支明星队伍相比,整体实力差距实在太悬殊了。
今年实际展现的情况表明,选手挑选过程就违背了赛事调整本意。四队配对较量、败者淘汰的制度,原本意图是加大被淘汰的几率,激发大牌选手的斗志,进而提高赛事的对抗水平和观赏价值。
三位知名选手在挑选成员环节,依据表面上的随机性、实为事先安排的方式,分别组成了OG队伍、新生代明星组合和国际明星组合。这种做法虽然增加了节目的吸引力,却完全忽视了队伍配置的合理性,比拼过程中OG队伍甚至出现了五名后卫的离奇阵型。
图源:NBA
过去的西部地区票务负责人王队长在挑选人员时,会依据比赛中的各个岗位来弥补不足,确保己方团队的人员配置得当,并且实力强劲。
本届全明星又有一项重要的革新,那就是单场比赛要得到40分。这个得分标准在2020年的全明星赛上已经实施过,之后每年都继续沿用。
这种计分方式其实也是为了增强竞技氛围,不过实际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现在的全明星赛,基本上变成了球员们练习三分球的机会,2024年的全明星赛,因为场上球员大量投三分,导致东西部两队的总得分差不多达到了400分。
因此40分的期望值在如今这个球员单场轻易就能拿下四五十分的三分球流行的年代,确实显得偏低,如果某个队伍三分投射状态极佳,那么几分钟之内就能结束比赛。
整体来看,2025年的赛事规则调整方向基本合理,不过其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新队伍的综合实力不够强,选拔过程中过于注重娱乐性,以及预设的得分目标偏低等问题亟待完善。然而,在竞赛制度上频繁进行修改,也并非没有负面影响。
球员和联盟都是罪魁祸首
赛事规则调整虽然效果不佳,不过至少能察觉到其中蕴含的积极意愿。实际上球员选拔方面存在明显偏差,并且联盟安排的商业宣传内容过于频繁,这些才是引发观众广泛批评的原因。
全明星赛的关键特质,首先是吸引观众的能力,其次是竞技水平,这两点都不可或缺。不过,仅靠比赛规则的调整来维持这种平衡,显然力不从心,更需要参赛选手主动展现个人价值。
比赛竞技性方面,过去的全明星赛以展示技巧为主,不过整体给人的感觉比现在更具对抗性。而且,往届全明星赛第四节双方都会更加卖力,进行真正的较量。
体育趣味性方面,过去人们经常谈论比赛中的精彩进球和明星球员的较量,这些内容总能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即便现在球星间的个人恩怨减少了一些,但像字母哥扣篮时库里痛苦倒地的那个经典瞬间,依然被大家广泛传颂。
库里获得全明星MVP
图源:NBA
现在的全明星赛,给人的感觉就是所有参与者都不认真对待,只是机械地投篮三分。造成这种局面的,首先是轮换休息变得普遍,球员们更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不愿意因为全明星比赛受伤而耽误后面的常规赛。
接下来是全明星赛的价值大不如前:比赛缺乏对抗性使得荣誉变得廉价,球员们对全明星MVP头衔的兴趣减弱;球员薪水暴涨致使奖金失去意义,几万或几十万美元的奖励,对于年薪数千万的球星而言,根本引不起重视。
球员状态低迷,不过至少还能在赛场完成远投展示,然而联盟在时间安排上,对于场边观众来说堪称一场噩梦。商业宣传、致敬环节、奥尼尔与凯文·哈特互动、MR.Besat网红参与,诸多琐碎安排充斥在三场总计仅约33分钟的比赛里。
图源:
按照惯例最受瞩目的决战,OG战队起初以11-1的比分迅速领先,NBA管理机构立刻叫停了比赛。然而出乎多数人意料,此次暂停的时间持续了将近二十分钟。
最终呈现给观众的2小时30分广告与中断,加上30分钟的比赛,被网友评价为“最乏味的NBA全明星正赛”。若是亲临现场的球迷,或许能从互动和氛围中获得些许乐趣,但对于网络观看的观众来说,整个过程缺乏吸引力。在仅有的半小时比赛里,球员们几乎不交流,只是反复尝试三分球。
挽救全明星需做加减法
当今的NBA全明星赛,实质上已经跟不上潮流,与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有所出入。观众可观赏的高水平竞技赛事数量众多,无需专门守在电视前观看球员们展示三分球技巧。在社交媒体高度普及的背景下,球星们也不必依赖全明星赛来扩大个人知名度,球员们对于参与全明星的态度也变得不再那么热衷。
然而依照上文所言,这种赛事既不好吃也不丢弃,拥有七十多年历史的NBA全明星活动不可能被NBA终止,既然不能取消,那就只能不断调整。
对此,球员们也是给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利拉德认为:
1、回到东部VS西部模式
2、冠军将拥有总决赛主场优势
倘若继续沿用当前规则,那么将由淘汰选手组建第四支队伍,以此取代新兵组
4、赛程安排在赛季中而不是接近季后赛的阶段
字母哥觉得,在国外举办NBA全明星赛也并非不可以,比如法国、希腊还有中国。
利拉德和字母哥的方案都具备实际操作性,不过也存在一些限制条件。比如,主场的有利地位非常重要,但运动员和团队方面未必会认可这个安排;另外,若赛事在海外举行,时差会造成不小的麻烦。
2026年NBA全明星将在洛杉矶快船队主场举办
图源:NBA
实际上全明星赛的制度调整,核心目的就是促使明星球员表现更出色,借此提高赛事观赏性。根据体育产业的观点,这种改变可以在当前比赛规则上实施增减措施。
得分水平要进步到恰当范围,这样能延长赛事时长,降低填充性广告和节目所占用的时段。
接下来要增设一些更具对抗性的项目,比如一对一对决,这种对决形式在篮球运动中最为直接地展现了竞争性,过去全明星赛中的球星一对一较量,很多都成为了如今球迷津津乐道的经典瞬间,在规则设计上可以借鉴传统美式对决的玩法,既能够保证比赛的观赏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运动损伤的概率。
最后要改进奖励制度。金钱方面,要么提高奖金到一个足够诱人的程度360雨燕直播吧,要么把奖金用于其他地方,比如做慈善。这样运动员才会更有干劲地参加全明星赛,前面提到的单挑环节,还有现在的扣篮竞赛、三分竞赛、技巧竞赛都是这个道理。
但奖励并非一定以金钱体现。网络上有种颇为新颖的看法,即年度最佳全明星球员的身份,可以与次年某款篮球游戏的封面形象产生关联。这种设计应该能吸引众多运动员,让他们既增添个人知名度,又可能增加商业合作的机会。
但需留意,2K公司同NBA达成版权协议,与聘请游戏封面推广人,是分开进行的商业协商,互不关联。依据当前2K同联盟的版权条款,联盟方面无权强制2K选用特定运动员作为游戏封面形象。若要促成网友所设想的“MVP上封面”方案,必须进行复杂的新版权合作安排。
球迷们个个喜欢全明星,个个盼望它能够更加出色,由于全明星积攒了无数珍贵往事。NBA联盟在2025年NBA全明星赛制上,表现出一定的调整本事,不过过分商业化的运作,使得整体呈现相当平庸。
要延续全明星赛作为“年度篮球盛宴”的意义,必须增强比赛的竞技性,以此重新建立与观众和运动员的情感纽带。运动员全力以赴,观众尽兴,全明星品牌才能保持其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