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得分王有多难拿?现役无人场均超35分,看看那四位恐怖球员
NBA得分王指的是每个赛季常规赛中场均得分最高的球员,这个称号的获得需要满足特定标准,但符合条件的人却非常少,纵观历史记录,能够稳定保持场均得分超过35分的球员,迄今仅有四人而已。
现役NBA的得分领袖,没有一人能在场均得到超过35分,这足以说明这个成就是何等不易,如果单就一场比赛里拿下35分来算,那么差不多每一节都要拿下9分,换算成投篮次数大概需要7、8次,这就意味着这名球员必须拥有非常多的进攻机会。
接下来球迷网,让我们来探究一下那四位以得分著称的球员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他们究竟是如何表现如此出色的?
2006年科比在常规赛中场均拿下35.4分,这是他整个NBA生涯里单场得分最稳定的一个赛季,自从他和奥尼尔组合不再搭档之后,科比的单场得分记录就一直在持续进步,直到这个赛季,科比决定把重心放在帮助队友得分上。
科比在得分方面逐渐不再突出,转而学会借助队友进球,特别是在他带领湖人队赢得两个总冠军的岁月里,他每场比赛的平均得分大约是27分,这表明在那个时期的NBA,核心球员仅仅依靠个人得分已经不够。
科比获得五次总冠军的辉煌履历,以及他个人的巨大号召力,都源于他精湛的后仰跳投技术,这也是他最具杀伤力的得分方式,要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就必须进行反复练习,再反复练习,“你知道凌晨四点洛杉矶的模样吗?”这句话,正是科比强大实力的最佳体现,其中蕴含的,唯有不懈的勤奋。
1987至1993年这期间,得分王头衔始终由“乔帮主”乔丹牢牢占据,他在1987年首次获得该荣誉时,场均能拿下37.09分,值得一提的是,那个赛季只是他加盟NBA篮球联盟后的第三个赛季而已。
乔丹毕生最辉煌的成就是赢得两次三连冠,不过他作为篮球运动员享誉全球,也得益于那些扣篮的精彩瞬间,还有单手投球的镜头,以及与皮蓬组成黄金搭档的岁月,更包括他带伤坚持比赛的场面。
如今的篮球联赛里,知名球员众多,但早些年NBA的影响力几乎全在他一人身上,这位“飞人”乔丹,凭借赛场上的卓越表现,赢得了无数篮球迷的崇拜。
1967年里克·巴里凭借场均35.58分,荣膺赛季得分王,然而90年代NBA的球员,如今与我们相隔甚远,能够见到或了解他们的人,恐怕多是已经步入中老年阶段的资深球迷了。
这位NBA球员最突出的技能就是其独特的罚球方式,90%的罚球准确率令人惊叹,自从1965年加入NBA,到1967年取得惊人的得分成就,短短两年的联赛经历就让他成为联盟中的明星球员。
里克·巴里是史上仅有的在NCAA、NBA、ABA三个联赛中均获得得分王的球员,他不仅带领勇士队在1975年击败所有对手赢得NBA总冠军,他还因此荣膺NBA总决赛MVP称号。
1960年至1966年,连续七年获得NBA得分王称号,1960到1964年期间,场均得分均超过35分,其中单赛季最高场均得分超过50分,这位球员就是“张大帅”张伯伦,其得分能力堪称历史顶尖。
张伯伦的得分才华十分突出,许多得分高手都存在类似情况,常常掌控过多球权,这也是他在NBA总冠军和MVP荣誉上数量不多的重要原因之一,队伍中如果拥有得分核心,往往会对整体进攻表现造成影响。
张伯伦取得这般亮眼表现,一方面源于他卓越的先天条件,另一方面则得益于那个时期NBA联盟限制他的对手不多,然而得分百球的纪录,以及篮板五十个的记录,对于他而言根本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得分榜首和篮板榜首的头衔对他来说也毫无分量。
提到那个每场拿下超过三十五分点的得分领军人物,那么接下来要谈谈现在场上球员里,谁最有希望在未来以每场超过三十五分的战绩来赢得得分王的头衔呢?或许,随着小球风潮的兴盛,这种情形出现的几率会越来越小吧?
拥有众多优秀得分手的队伍,例如勇士队,是其他NBA球队效仿的目标,然而汇聚杜兰特、库里、汤普森这类射手十分困难,因此其余球队多数还是依赖个别或少数明星球员的优异表现来取胜。
新赛季哈登将不再承担球队安排的职责,也不必再追求每场送出双位数助攻的记录,因为新来的保罗能够完全胜任这一角色,而哈登只需专注于得分,通过制造对手失误来帮助球队,同时还要带领其他队员参与进攻,这可能是他未来最可能的发展方向……
根据得分王的发挥和队伍的胜负情况,可以看出来,如果队伍里某个球员得分太突出,就表明队伍过分依赖这个人,并且还会引起对手防守的集中火力,所以很多队伍都不愿意出现得分王的情况。
纵观过去十载NBA总冠军归属,鲜有球队囊括得分王殊荣,毕竟得分王往往掌控大量球权,且需耗费更多体力和心力,这对他们在季后赛持续贡献力量极为不利,毕竟激烈对抗对体力的要求极为严苛。
然而评选得分王能让NBA的球迷观赏到更多表现优异的球员在常规赛中展现出色的表现,如果队伍里所有成员都只顾着互相传球,不去争取得分,那就会缺乏团队协作的意识,而得分王的称号所彰显的,其实是一种球队在球员得分方面如何进行合理分配的思路。